洛克日记 | 消失的洛克线
洛克日记记录了我在洛克线徒步时遇到的人和事。洛克线是美国探险家约瑟夫·洛克在1928年从木里出发,深入贡嘎岭地区,到达稻城亚丁的路线。著名小说《消失的地平线》就是以此为原型。2023年10月初,我与朋友踏上了这条徒步路线。
洛克线是以探险家洛克的名字命名的,《消失的地平线》灵感就来源于他在滇西北的探险。在这条路线,我们将从木里出发,沿着洛克走过的路,翻过几座垭口,宿营在雪山下,在蝴蝶石前复刻洛克当年的照片,最终到达蓝色星球的最后一片净土——稻城亚丁。
按照计划,队伍沿着白水河一路向上,经过菩萨洞,在夏诺多吉雪山脚下数过星星,终于在第三天开始缓慢征服四千七百余米的垭口。
翻垭口的每一步,身体都格外沉重,稀薄的空气使得抬起一只腿就似乎需要耗费所有气力。气喘吁吁,沿着崎岖的石子路终于走完大半。转身向下望去,小路上还有不少彩色的移动的人和马,如同蜗行牛步。
就在这时,我们却从一个坐着的大哥嘴中听到了一个让人紧张的消息——前面不让过了。
不让过了?费尽心力爬到这里,相比山脚,我们已经离垭口更近些。没法判断消息的准确性,我们只好继续前行。到达垭口后,各处都是讨论声。我靠在巨石休息,隔壁队伍的领队嘶声力竭地向队员通知可能无法前行的消息。垭口风大,裹挟着这真假不明的消息叫人冷得发抖。没来得及感受征服垭口的喜悦,也没来得及在垭口多欣赏深邃的谷底与薄薄的雾气,大家决定先往前走到无风处补充路餐。又有一位女向导急急走来,和她的队员传递刚打听来的消息。我们不约而同地沉默,嘴中依然嚼着食物,耳朵已警觉地竖起来。“没什么事,之前也有过……”听起来像好消息。又有几匹马从反方向走来,但马背上的人直言要原路返回……
疑云密布。
打算再往前走探探消息,我们翻过垭口下行到一处平地。同路的驴友成群驻足在此,脚边是五颜六色的驮包、登山包,再远些有不少队伍已经扎起帐篷。要在这里扎营吗?我们也停下脚步。在没有信号的山野深处,消息只能口口相传,向导与向导互相呼喊方言交换消息,驴友与驴友窃窃私语打探前路状况。回头,经过三天徒步才刚刚翻过的垭口耸立在身后,此刻看起来是如此高不可攀,我无法想象再原路返回走到起点。
向导拉着领队走到一旁,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,只能看见向导的手一直不断挥动着,仿佛用语言已经无法描述当下的情境。我的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。
终于,我们被重新召集,围成一个小圈。结合各方消息,马帮没法按计划通行,要么改为重装按计划路线向前,要么原路返回,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继续向前,但改路线下山。重装在当时的情境下显然不可能,也没有人愿意再走回头路。
于是决议产生得很快,安全出山成为共识。
继续走着,我一直沉默不语,反复咀嚼着无法走完洛克线的事实。我不太相信“有遗憾更美丽”这样的论述,也不太能接受“下次还有机会”这样的安慰。对当时的我而言,那些在出发时就烙在心里的美好愿景均破灭为空,洛克线在此刻宣告结束。
当然,后来的旅途并没有因为这时的意外而结束。我无法比较计划中的故事和实际发生的故事哪一种更精彩。在同一个时空,我只能拥有一个版本的故事,却也是独一无二的故事。
洛克线徒步日记系列
洛克日记 | 十月泸沽湖
洛克日记 | 向导尼莫
洛克日记 | 吃饭记
洛克日记 | 出山记
洛克日记 | 最后的香格里拉